噪聲的環境影響評價及防治對策
文章出處:技術資訊
網責任編輯admin
閱讀量:
發表時間:2020-09-25 13:48
一、環境噪聲影響評價的工作等級要求
1、一級評價
(1)大中型建設項目、屬于城鎮規劃區內建設工程。
(2)評價范圍內或邊界外附近有特殊住宅區、居民文教區、溫泉、療養院醫院、風景游覽名勝古跡等敏感目標或有聲環境限制的自然保護區等。
(3)項目建設前后聲級顯著增高(增量達5~10dBA以上)或受影響人口顯著增多。
2、二級評價
(1)新建、改建、擴建大中型項目。
(2)評價范圍內或邊界處附近為一、二類環境功能區。
(3)項目建設前后聲級明顯著多(增量達3~5dBA以上)或受影響人口增加較多。
3、三級評價
(1)處于三類標準及以上地區(指允許的噪聲標準值為65dBA及以上的區域)的中型建設項目
(2)處于一、二類標準適用區的小型建設項目
(3)大中型建設項目建設前后噪聲級增加很小(噪聲級增高量在3dB(A)以內)且受影響人口變化不大。
處在非敏感區的小型建設項目,噪聲評價只作“環境影響報告表”中相關的內容。
二、噪聲環境現狀評價
1、工業企業噪聲源的評價
如工廠噪聲對周圍的環境影響較大,必須提出要求工廠采取具體的治理措施,包括主要污染源的控制和其它隔聲措施等,以達到廠界噪聲標準。等級步驟分為:A、噪聲現狀調查B、居民主要反映調查C、噪聲源調查D、評價方法。
2、城市環境噪聲現狀評價
對城市噪聲污染作綜合評價時,可以預先確定等效A聲級的一個基準值L0。把通過測量得到的平均等效A聲級Leq除以基準值,就能求得評價噪聲質量的污染分指數PN。[4]對于區域環境質量評價,可取L0=75dB(A)。根據算得的PN值,可對噪聲環境質量進行分級。
3、城市道路交通噪聲現狀評價
道路交通噪聲評價常用的評價量為Leq、LNP和道路交通噪聲指數TNI。道路交通噪聲指數TNI是一個綜合指數。
三、噪聲評價量
1、等效連續聲級
將某一段時間內連續暴露的不同A聲級的變化,用能量平均的方法以A聲級表示該段時間內的噪聲大小。這種聲級稱為等效連續A聲級,簡稱等效聲級,用Leq表示,單位為dB(A)。
2、晝夜等效聲級
即使聲級相同,噪聲在夜間對人的影響更大。考慮到這一現實,將夜間噪聲增加10dB,然后用能量平均的方法計算24小時A聲級的平均值,用Ldn表示,單位為dB(A)。
Ldn=10x㏒[1/24(tdx10^(0.1Ld)+tnx10^(0.1(Ln+10))]式中Ldn——晝夜等效聲級,dB(A);Ld——晝間噪聲級,dB(A);Ln——夜間噪聲級,dB(A);td——晝間噪聲暴露時間,h;tn——夜間噪聲暴露時間,h。[3]
3、統計噪聲級
統計噪聲級是指某點噪聲級有較大波動時,用于描述該點噪聲隨時間變化狀況的統計物理量。一般用L10、L50、L90表示。其中L10表示在取樣時間內10%的時間超過的噪聲級,相當于噪聲平均峰值;L50表示在取樣時間內50%的時間超過的噪聲級,相當于噪聲平均中值;L90表示在取樣時間內90%的時間超過的噪聲級,相當于噪聲平均底值。統計噪聲級的計算方法:將測得的100個數據按大小順序排列,第10個數據即為L10,第50個數據即為L50,第90個數據即為L90。
四、評價工作深度
1、一級評價的工作深度
現狀調查的項目要全部實測,對噪聲源強應逐點測試和統計;對定型設備可以利用制造廠提供的測試資料;按車間或工段繪制總體噪聲暴露圖。評價階段,評價項目要齊全、圖表要完整、預測計算應詳細,預測范圍應能覆蓋全部敏感目標區,并繪制等聲級曲線圖。給出噪聲防治對策方案,方案內容應具體實用,能用于指導環保工程的設計。
2、二級評價的工作深度
現狀調查的項目以實測為主,可以利用一些已有的測試資料;噪聲源強可根據現有資料進行類比計算。評價階段,評價項目比較齊全,預測計算較詳細,應繪制總體聲級曲線圖。提出噪聲防治對策建議,為進行環保工程設計提供參考。
3、三級評價的工作深度
現狀調查主要收集已有的資料,對噪聲源強進行統計。不作影響評價,只作影響分析。所提出的噪聲防治對策建議,應具有可操作性。
五、環境噪聲污染防治對策
1、對接受者進行防護
接受者指的是由于職業的原因必須在強噪聲的環境下工作的人。因為噪聲對人體健康的危害主要是聽覺本身和由聽覺引起的,因此防護的措施主要是利用隔聲的辦法阻擋噪聲傳入人耳。常用的隔聲防護用具有耳塞、防聲棉、耳罩
2、確定噪聲控制方案
從聲源上降低噪聲是指將發聲大的設備改造成發聲小的或者不發聲的設備,其方法包括:改進機械設計以降低噪聲:如在設計和制造過程中選用發聲小的材料來制造機件,改進設備結構和形狀、改進傳動裝置以及選用已有的低噪聲設備都可以降低聲源的噪聲。改革工藝和操作方法以降低噪聲:如用壓力式打樁機代替柴油打樁機,把鉚接改用焊接、液壓代替鍛壓等。維持設備處于良好的運轉狀態:因設備運轉不正常時噪聲往往增高,所以要使設備處于良好的運轉狀態。
3、區域環境噪聲綜合整治
根據城市聲學功能區劃分結果、各功能區環境噪聲控制目標以及噪聲預測結果,確定各功能區環境噪聲降低值,制定區域環境噪聲的控制措施。一是根據噪聲控制小區建設計劃,逐步擴大噪聲控制小區覆蓋率;二是規定工廠和建筑工地與其它區域的邊界噪聲值,對超標者要求限期治理;三是從技術改造、管理對策、法律法規及經濟手段等方面綜合制定交通噪聲整治措施。